公元4—14世纪,千余年中,古代艺术家们在敦煌建造了敦煌石窟,其中最著名的莫高窟位于戈壁深处,迄今在1700多米长的断崖上保存了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
除此之外,1900年初夏,道士王圆箓在清理洞窟的过程中,发现了藏经洞。一条裂缝,后面竟然是一个洞穴,内藏数以万计的经卷,其中还有上千件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
现今,敦煌可谓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向往的地方,每一位站在敦煌壁画前的人都惊叹于她的绚烂与壮阔。
那么,你是否也曾好奇,这些壁画是如何画成的呢?又如何在超千年的跨度中,保持色彩、风格的基本一致?尤其是像196窟《劳度叉斗圣变》这样巨幅的壁画,尺寸达到了9米多宽,近4米高,却可以主次得当、结构合理、细节丰富。这些都是怎么做到的?
在《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这本书中,作者就通过在藏经洞中发现的画稿,来推演出敦煌壁画的创作机制。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和佛陀斗法的外道劳度叉盘腿坐着的草稿、外道捂住耳朵的草稿,这些最终在壁画中都有所呈现。
正如胡老师所说:“画稿与成品不同,它并不精雕细琢,却将艺术创作的‘内核’要素展露无遗。这些习作中的符号——包括姿势、环境和认知活动——展示了思维惯性,使我们得以管窥观看和创造中的主观体验。”
除此之外,胡老师在这些历经几十年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资料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作画方式。比如,在画纸上画好了轮廓,并在轮廓上打孔,再将画纸覆于墙壁上,用粉末涂抹孔洞,佛像的轮廓就这样留在了墙上;一些线稿上涂上了不同颜色的画点儿,它有点儿类似于《秘密花园》填色书这样的形式,可以让画匠按着颜色的标识进行壁画的颜色填充。
当然,《敦煌画稿》所讲内容不止于此,画匠是谁聘用的,怎么给他们发工钱……其实也非常重要内容。胡老师甚至发现,这些画稿对后期我们非常推崇的“白描”有着深刻影响。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作者,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该校东亚艺术研究所所长的胡素馨老师从法兰克福远道而来,先在重庆讲学,再到上海和当地读者分享了这部首先系统讨论敦煌画稿与工坊中的绘画实践、供养人关系及洞窟营建之间关系的著作,其后到北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分享这本新书。最后将于本周六在北京中信书店·三里屯店,用流利的中文与大家共同分享绚烂的敦煌壁画,是如何画就的。
现场特设作者签售环节,欢迎读者朋友参与。
分享嘉宾
(美)胡素馨
1980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1996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芝加哥西北大学艺术史学系。2012年任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艺术史教授,2013年起任该校东亚艺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绘画史、佛教壁画、中国摄影史研究。
主持人
梁勇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活动时间
2025年1月4日(周六)18:00~19:30
活动地点
中信书店·三里屯店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B1层)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中信书店】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